打開了一扇門 讓我對這個領域產生更多的好奇和動機

 

作者:亞東醫院 影像醫學科 謝詔裕 醫師

 

IMAG2351_1_1

Q&A by I-Chen Tsai, MD

 

心臟血管的影像判讀一直是我很想要進一步了解的領域,尤其在一個以心臟科為重心的醫院裡工作,常常會無法回答臨床醫師的問題。

 

在複雜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像取得和影像後處理,有許多的不確定,因為電腦斷層心臟掃描有相當的輻射量,而且需要施打顯影劑,只要做失敗,對於檢查者來說會有增加輻射的疑慮,並且就設計掃描 protocol 的影像醫學科醫師和放射師來說,會有一定的壓力,但是苦無機會能夠熟悉這一個區塊

 

以往的相關工作坊或教學課程多半在國外舉行,今年好不容易能在台灣舉辦,說什麼都要去參加這個教學課程,不用出國省下了機票住宿以及事先籌劃的心力。

 

由 新加坡傳奇醫師 和 新思惟團隊 共同舉辦,地點在捷運公館站旁的集思台大會議中心,搭個捷運就能到達實在方便,而收費呢……也是國際級的水準。

 

這次的講者都是一時之選,包括國內胸腔心血管影像知名的 蔡依橙 醫師,新加坡資深影像諮詢的 John Hoe 醫師,對於心臟磁振造影影像學有專精的馬偕醫院 惲純和 醫師等等。

 

分兩天的課程,第一天是 lecture,第二天是影像後處理實作課程,因為報名熱烈,我在兩個月以前報名時就只剩下第一天的課程而已。

 

開場蔡依橙醫師精心使用 fly-through 的腿部動脈影像,宣告這趟心血管旅程的開始。

 

首先由 Hoe 講述臨床最關心的輻射劑量議題,Hoe 提出一次的 CT 大約會增加 1 / 1000 – 1 / 10000 得到癌症的風險,而一般人一生得到癌症的機率大約是 1 / 4 到 1 / 3,而年齡越大,CT 輻射線的癌症風險越小。關於假影 false positive, false negative in CT 和常見看影像容易錯失處和補救方式都有仔細的說明。

 

惲純和醫師接著導引出一個重要議題,哪時候要放支架。提出三個主要的判斷依據:anatomy, clinical symptoms 和 functional status,並有許多佐證的 guideline。

 

蔡依橙醫師接著展現許多精彩漂亮的心臟影像,各式各樣的複雜性心臟疾病被展現,蔡醫師演講是直接在大螢幕上面指出影像,用極簡的文字來呈現,讓觀眾的注意力都放在影像和他的講解,口調清晰有魅力,值得作為我以後口頭報告時的參考。

 

總的來說,這次的課程深入淺出,打開了一扇門,讓我對這個領域產生更多的好奇和動機,希望能進一步去學習。

 

 

深入淺出的課程,新思惟國際

 

 

本篇發表於 課後心得 並標籤為 ,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